群团工作
群团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在马读马·理解中国”2022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全校读书会

作者:韦月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2-04-23点击数:

为深化理论认识,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读书氛围。4月22日下午,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学校“我在云大读中国”的号召,于线上举办“在马读马·理解中国”2022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全校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主要采取线上PPT或视频、图文等分享形式,就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共党史相关著作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读物进行个人读书推荐和分享。据悉,此次读书会共收到32位同学的来稿,来自各学院的50多位同学在线参与。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天静同学围绕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价值意义三个方面分享马克思于1843年撰写的《论犹太人问题》。在书中,马克思指出要实现人的解放,就必须突破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历史局限性,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消灭私有制,消除人的生活本身的异化。赵天静同学深刻总结体会,表示仔细理解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所表达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所呈现出的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和混淆视听的观点,我们必须要从批判性思维出发,合理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予以分析并且要积极投身实现共产主义以及人的解放的奋斗中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迪闲同学分享《可爱的中国》一书。该书收录了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于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后在狱中写下的文稿11篇、诗歌4首,共计14万字。在《可爱的中国》里,方志敏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贫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文稿充盈着革命的澎湃力量,饱含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对新中国的向往。杨迪闲同学说道:“正是千千万万和方志敏一样的共产党人凝心聚力、力挽狂澜,挺起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青年一代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逐梦前行,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022年4月22日恰逢列宁诞辰152周年,在今天分享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正逢其时。”马克思主义学院蔡昊凌同学高兴地说道。该书数据详实,真凭实据,逻辑缜密,层层递进。在书中,列宁详细列举德国、美国等多家公司的真实数据,论述生产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资本输出、资本家同盟瓜分世界、大国瓜分世界等内容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面对“列宁的帝国主义过时论”,蔡昊凌同学指出,二战后帝国主义确确实实是产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依旧没有改变其帝国主义的实质。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在当下,不仅没有过时,还需要我们对其加以研究,我们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才能更加深刻地揭露当今帝国主义国家的丑恶嘴脸。

新闻学院蔺喜君同学分享《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该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清晰的论述了当时中国所面对的困境、危难,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困难时的改革、改造。她指出,面对腐朽政治的斗争和外敌侵略的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抓住机遇、积极改革队伍、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回望当时,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政党,但只有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了,并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早,而是在于中国共产党思想的正确性和先进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努力学习党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宋晓婷从时代背景、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分享列宁在1920年6月发表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她指出,该书是列宁论述无产阶级党政纪律建设和革命策略的重要著作。中国共产党运用列宁这部著作的重要思想,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反对教条主义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宋晓婷同学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许多历史性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有待破解,重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左派”幼稚病》这部著作,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教益,汲取智慧。

马克思主义学院龙叶同学分享《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该书指出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书中对为何说马克思是不朽的?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何在?等十个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最为关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大理论问题做了回答,既具有学术厚度又具有可读性。最后,龙叶同学结合自身实际分享感想,她认为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永恒的精神追求,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当做一种习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以此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学院靳明珠同学从书本简介、内容介绍、分享缘由、读书感悟分享《习近平用典》一书。该书从习近平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针对每则典故,解读部分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诠释了古典名句的深邃寓意。靳明珠同学指出,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想、执政风格的折射,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习近平用典》一书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彰显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廖贵彩同学分享马克思于1858年11月至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写的序言,总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她对书中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等经典语句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廖贵彩同学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地影响。她表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其理论精髓,就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柏青同学分享《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一书。该书以大视野书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下的中国共产党,全景式展现中共在生死关头的关键抉择。在追求史料翔实、考证文献版本、注重实地考察与口述采访的同时,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既富有温度又充满深度。柏青同学表示,老一辈的革命家已经为我们打下了基础,现在已经到了我们这一辈出场的时候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延续革命先烈精神,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火种”不断相传,向着复兴之路不断前行!

此次读书会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也促进了思想交流、理论深化,与会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读书是一生的修行,理论武装实践则是终身学问。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自觉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以勤攀书山,以真学问、真本领、真实践传承伟业、成就一番精彩人生。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研究生团支部开展“学团史、忆初心、跟党走”百年团史学习活动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读马·理解中国”2022年春季学期第五次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