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校友之家

三旬耕耘,一生赤诚——访沈国强老师

作者:胡文君、黄风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19-01-15点击数:

三月,春光乍现,东陆校园里樱花雪阵阵,垂丝海棠也渐欲迷人眼。作为九零后后生,以编写院史之由能够见到已经退休12年且素未谋面的沈国强老师,倍感荣幸。初见沈老师,端庄文雅、甚为慈祥。要不是岁月无情刻下的银丝白发,65岁的沈老师看起来也就五十出头的样子。沈老师,1953年出生,上海人,1970年以上海知青的身份到云南勐腊参加工作,1975就读于云南大学,1978年留校任马列部教师,在马列部工作了28年,有着31年的云大岁月。2006年,沈老师因身体原因光荣退休。而他这一生,出走仍是少年,为马列部奉献半生已过知天命之年。

一、意外与云南结缘:奔赴云南当知青

1970年,在文革“上山下乡”的号召下,才初中毕业,年仅17岁的沈老师走上了工作岗位。当时热血青年相应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沈老师就是众多热血青年中的一位,但由于政治审查未通过,他想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随后,他到祖国的大西南——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这让他与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云南的第一站是勐腊,当时的工作单位叫云南生产兵团一师六团六营十二连,在那里,沈老师从事务农工作。

二、队里的尖子生:在连队被推荐上大学

在勐腊勐捧区连队劳动三年以后,1973年,国家恢复了“高考”。那个时候的高考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高考,而是指文化大革命爆发、大学停招几年以后在1973恢复的小范围招生。而招生又以推荐为主,面向工农兵招生,即对有工作经历、实践经历(连队、农村、工厂、机关等),政治较好的人招生。当时还进行了摸底考试,以语文数学为主。但那年中国发生了“张铁生事件”,出了个白卷英雄张铁生,这件事引发了轰动,随后传到了“四人帮”耳朵里,在“四人帮”的指示下,考试,择优入学又得以取消。虽然不再考试,但是写工作报告(感受、经验、总结等)性质的摸底却还在进行,相当于一份工作履历。沈老师虽接受过三年初中教育,但在学校里学习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文化基础比较薄弱。1975年,沈老师所在的连队开始推荐知青上大学,里面最多的是来自上海、四川、北京、天津和昆明的知青,连队共有知青大概150人,得益于勐腊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整个连队以种植橡胶、水稻为主,还种植种花生等,不但要自给自足,还要为国家提供战略物资和橡胶。七五年,2000人左右的营部有4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沈老师所在的老龄队有一个名额,经过连队推举沈老师上了大学。当时沈老师选择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但未被录取。后来沈老师被录取到云南大学历史系。从此,沈老师又踏上了云大之旅,而这条路,一走就是31年,直到退休。

三、云南大学学习岁月:从学军、学农、学兵到路灯下学习

开学第一天,学校提出除了学知识,还要学工、学农、学军。本就接受过工农兵再教育的沈老师有点心灰意冷,感觉这不是上大学,而是又要重复以前的生活。学校安排学生到云南大学所办的农场,在云南大学农场,盖房子、盖教室、打土坯,大学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成了家常便饭,一边学农一边上课,甚至连老师也要到农场和学生同吃同住,边给学生上课边劳动。接下来是学工,在昆明冶炼厂学了半年,随后,又到蒙自炮团,学军了两个多月,参观并进行军训。三年的大学时间,第一年就这样在学工、学农、学军当中过完了。到七六年,发生了许多震惊中国的大事,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四人帮”被粉碎,高等教育逐渐走向正轨。后面两年,沈老师开始接受了正规的在校教育。包括沈老师在内的众多同学,从生产第一线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渴望知识,宿舍熄灯后还在路灯下面学习、读书。1977年,国家开始全面恢复高考,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年轻人又多了一条出路——读书。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沈老师不知疲倦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四、留校任教马列部:亦师亦生

1978年,沈老师毕业了。由于1977年高考的恢复,教师奇缺。因此在班上学习好、平时表现突出的同学被留在学校当助教,从事教师职业,沈老师就是其中一员。沈老师被分配到云南大学政治部教研室,进入资料室的第一印象就感觉马列部很神圣,上面悬挂着马、恩、列、斯、毛、邓的照片。沈老师说:“我们这门学科是与现实紧密结合的,重点是研究党现行的方针政策,并把它贯彻在教学科研中去”。在当时特殊的条件下,由于马列部政治经济学教研组没有老师,因此沈老师就被分配到一个与自己主攻专业不太一致的专业。为了弥补政治经济学知识的不足,一方面沈老师既担任77,78级经济系学生的辅导员,另一方面,也跟着他们一起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知识,用沈老师的话说“相当于读了两次大学”,此外,沈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做马列部政治经济学老师的助教,老师上课他就听课、备课。通过跟随77、78级学生三年的学习,沈老师通过了专业知识考试,之后,沈老师正式踏上了教师职业征程。辅导员、补课学生、助教,沈老师有着不同的身份,忙忙碌碌的工作不断激发着沈老师的潜能。沈老师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还很怀念那段充实的岁月,他说:“国家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老师对教学就越来越感兴趣。学生有激情,老师就有热情,因此云南大学诞生了四大名嘴,分别是:金子强、石鹏飞、苏升乾、熊思远”。

五、见证马列部的成长: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

沈老师到马列部工作的时候,教师人数不足20人。后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老师也在逐渐增加,开设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当时,马列部教研室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三大部分,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教研室。沈老师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任教,其学生也在各行各业都做得有声有色。在马列部从教28年,沈老师的学生已经累计到了好几万人。当问及沈老师的得意门生的时候,沈老师没有具体提及。他认为,“教师只是学生的铺路石和梯子,为下一代人创造更高的成就打基础,学生的成就是学生的天赋和努力的结果。因此,我只是用心教书,希望他们都有美好的前程,不希望他们来回馈和感恩自己。教师就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不能到此宣扬“关系网”及门生故吏。老师这个职业责任很大,涉及到人的灵魂。如果一名老师心里时刻装着为人师表的责任,那他就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六、如何看待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及自己所从事的专业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的职业,沈老师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从宏观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走得好不好,顺利不顺利,涉及到整个中国的现实和未来。为什么我们国家走了很多弯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国家就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原因是我们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因此,马列主义涉及到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如果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及其实践是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那惠及的不是一个人而是14亿中国人,这将改变无数中国人民和家庭的命运。为什么现在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学、然后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改革开放后的很多人是因为不努力吗?很明显不是!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导致的经济的破产,整个经济无法再承受那么多的劳动力在城市就业。但是,共产党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和革新能力,最终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这是从错误的路线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而来的。只要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不然将会导致共产党大乱,社会大乱,整个国家进入一个死胡同,苏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立场坚定,不能人云亦云”。

七、谈马列部的建设:信仰要真

谈到马列部的建设,沈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马列部的建设最重要的是人才建设。其次,从事马列教学和研究的人尤其是老师一定要有坚定的政治纪律和信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往往适得其反。那就是两张皮,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起不到教育和示范作用。马列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人才培养要注意把关,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或者制定可实施的专业准入要求。这样,学生有原则和准备,思想就会更加积极和纯洁。诚如一句话所说,真正的破坏力在内部。因此,马列专业学生培养要有准入要求,要进行多方面的考察。马列主义的研究、学习、宣传和贯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对学生一定要有纪律要求”。

在我们心里,这似乎不是一次采访,更像是追溯老马列人的精、气、神。最后,沈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和殷切希望:“作为老马列,作为一名云大马院的退休人员,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越办越好,后继人才越来越多。人生要想奋斗也就是那么几年,希望抓住精力最旺盛,希望最多的时段,好好的把学业工作规划好。”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文君、黄风撰稿)

上一条:“灵魂的教育师”——向东老师的教学实践论

下一条:默默拼争人生的一半儿福——采访退休老教授苏升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