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荟萃 思想盛宴 ——2022年春季学期艾思奇大讲堂精彩回顾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2-06-29点击数:

名家荟萃 思想盛宴

——2022年春季学期艾思奇大讲堂精彩回顾

艾思奇大讲堂开设于2018年4月,以云南籍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艾思奇的名字命名,由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是立足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艾思奇大讲堂开办近四年来,已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相关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开展了系列学术讲座,目前已经成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端学术讲座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载体。2022年春季学期,艾思奇大讲堂相继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艾四林、李佑新、李景源、韩庆祥等,也邀请了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圣地亚哥·扎巴拉(Santiago Zabala)教授做客开讲。扎巴拉(Santiago Zabala)教授是艾思奇大讲堂自开讲以来首次邀请的国外讲座嘉宾。

艾思奇大讲堂第15期邀请了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作了题为《现代化问题的哲学思考》的报告。艾四林教授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原理”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教授从现代化何以成为一个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四个方面对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艾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结合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理念、理论基础的批判和超越,开启了现代化新的发展方向,是一条具有包容性的、可亲的也是可学的现代化道路。

艾思奇大讲堂第16期邀请的湘潭大学李佑新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李教授讲座的题目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李佑新教授从现实实践、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三个维度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时代之问的解答,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

艾思奇大讲堂第17期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哲学学部副主任李景源教授,作了题为《唯物史观与邓小平理论的起源》的报告。李景源教授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主编,曾就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问题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讲解。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哲学学部副主任。讲座中李景源教授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首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重建马克思主义观。李教授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源问题的突破,才为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重建社会主义观。李教授指出,科学社会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正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科学社会主义观本土化。最后,对传统历史观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奠定理论基石。李教授认为历史观是关于历史本质和历史动力的根本性原理和学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从根本上说都源于唯物史观;邓小平理论对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本质上都是历史观的拨乱反正,事实证明,正是邓小平理论为党确立了正确的历史观,从而为改革开放奠定理论基石。

艾思奇大讲堂第18期邀请了中央党校一级教授、中央党校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教授作了题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的报告。韩庆祥教授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原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讲解。在本次讲座中,韩庆祥教授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原体”规定、具有“关系”规定、具有“过程”规定、具有“空间”规定、具有“功能”规定这五个向度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韩庆祥教授表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牢固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基本原理、方法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深刻反思”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历史性转移到当代中国,“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21世纪时代和实践所需的新境界的马克思主义;是以“胸怀天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直面“两个大局”的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为“解释和引领21世纪世界”贡献科学理论体系进而掌握理论话语权的马克思主义。

艾思奇大讲堂第19期邀请的国际知名年青学者圣地亚哥·扎巴拉(Santiago Zabala)是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教授。扎巴拉教授师从意大利著名哲学家伽尼·瓦蒂莫,经常为《纽约时报》、《卫报》、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撰写文章,且著述丰富,享誉国内外。2009年与瓦蒂莫合著《诠释的共产主义:从海德格尔到马克思》,被誉为“对思考激进政治学的人而言,就像呼吸的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在本次题为《阐释学共产主义的起源》的讲座中,扎巴拉教授阐释了他与瓦蒂莫提出阐释学共产主义的历史语境,思想基础和现实指向。在扎巴拉教授看来,共产主义的辩证历史观并不像形而上学思想体系那样寻求绝对稳定的时刻和抽象的绝对真理,而是作为事件的存在不断质疑已经实现的临时和解,不断地介入和指向不确定的未来状况。扎巴拉教授认为,根据海德格尔的命题,生存是被抛的谋划,此种思想是唯一可以设法替代作为纯静态学科的描述性政治的方案。诠释学共产主义是海德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理论结合,他们都将存在看成作为谋划的不确定过程和状态。在扎巴拉看来,诠释学共产主义是一种与形而上学相对的弱的共产主义,从甘地到查韦斯和卢拉等的共产主义实践,是诠释学共产主义的现实体现。

2022年春季学期的5期“艾思奇大讲堂”,累计线上线下参与量达3000余人,极大地加快了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交流的步伐,提升了大讲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气氛,激发了师生的学术兴趣,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了师生们的学科认同,为省内乃在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奉献了精彩的思想盛宴和学术资源。未来艾思奇大讲堂将继续发挥其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的功能,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传播,致力于提升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发展中心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下一条:“百年云大” 东陆高端论坛——复旦大学周文教授做客东陆高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