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读马·理解中国”2022年春季学期第四次读书会

作者:董颖颖 荀福玉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2-04-16点击数:

《怎么办》是列宁在1901-1902年间写成的一本论战小册子,用以反驳当时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放弃进行政治革命,将阶级斗争的形式局限在经济事务领域内的修正主义倾向。尽管这本小册子的篇幅不长,但是内容却极其丰富。其论及了多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关系的辨证理解、如何解释党的“先锋队”功能,以及知识分子和意识形态在革命中的作用等等。

2022年4月8日,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呈贡校区艾思奇广场开展了“在马读马·理解中国”春季学期第四次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的经典读物为列宁的《怎么办》,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8名学子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倪小凤首先分享,通过《怎么办》学习列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精神,面对我们党的实际,要自觉地探索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怎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重大问题。

花艺绮认为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了革命理论在革命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及“灌输”在提高党员素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对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倪小凤个人分享) (花艺绮个人分享)

普文静指出读完《怎么办》后感触最深的是列宁一再强调理论对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其目的就在于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俄国社会民主党,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无产阶党。这一论断在当代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颜钲曜提出《怎么办》不仅解决了当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迫切问题,而且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深刻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甚至对今日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深刻影响。

(普文静个人分享) (颜钲曜个人分享)

高民浩则是总结了列宁在书中提出了“灌输”的思想,强调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并从无产阶级政党需增强自觉性、是否坚持灌输论等五个方面深入阐述这一思想。

臧广鑫认为《怎么办》中探讨的如何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为列宁创建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把俄国社会民主党建设成一个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起了巨大的作用。

(高民浩个人分享) (臧广鑫个人分享)

杨鸿月从背景出发,分析20世纪初的俄国为了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由此阐释了列宁《怎么办》的写作历史背景。

索帅飞则是从宏观视角,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要将列宁的《怎么办》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索帅飞个人分享) (杨鸿月个人分享)

读书会最后,八位同学集体朗诵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等《怎么办》精彩语段,对经典原文有了更深的理解。主持人董颖颖对本次读书会作了总结,她表示《怎么办》这本著作不仅解决了当时俄国革命运动中的迫切问题,而且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深刻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当历史跨入21世纪,这本著作对推进我国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旧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在本次读书会的分享交流后,八位同学提交了读书笔记,都认真细致的对《怎么办》文本进行了思考,从思想、组织、方法原则等方面对文本中灌输理论,新兴政党理论等,结合了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在读书笔记中都有体现。从阅读经典著作中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就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改造现实世界的方式途径,同时也要增强思想引领力,坚定政治方向,担当起青年应该肩负的时代使命与责任。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读马·理解中国”2022年春季学期第五次读书会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读马·理解中国” 2022年春季学期第三次读书会